对错之争,是让人产生情绪问题的罪魁祸首 | 糟糕的情绪 第一篇
这是桔梗在“谈判思维”的第376篇推文。
全文共2580字,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。
汉堡兄弟(Burger Brothers)是一家美国连锁快餐店;
Super Sox是波士顿的一个棒球队;
两年前,汉堡兄弟以两千万美元的价格和Super Sox棒球队签署了品牌排他推广协议;
协议规定,Super Sox棒球队将在队帽上增加汉堡兄弟的LOGO标志,还要在球队的宣传手册、赛场布景上增加汉堡兄弟的广告,并承诺在赛场中售卖汉堡兄弟的食品。
可是,汉堡兄弟的CEO偶然在一次Super Sox的球赛中看到球场上、手册上根本没有自己产品的广告和标志,他非常生气。
两年快到了,双方的律师相约商谈合同的续约;
桑德拉,是球队的律师,也是合伙人,
比尔,好久不见!
比尔,是汉堡兄弟的律师,
桑德拉,你好,两年没见了。
桑德拉继续说,
让我们开门见山吧,我们对过去两年的合作很满意,也希望能继续下去,只有一点,今年我们想调整一下价格......
比尔打断她的话,
涨价?你就别想了!你们先把之前的答应的事情做到再说!
桑德拉显然很吃惊,
什么?!
比尔交叉双手,冷笑着说,
你曾答应我,我们是你最重要的客户,可我怎么感觉,我们连你们的“客户”都算不上!你们过去两年所做的根本不值这些钱,如果这个合作还要继续,最多1600万,这是我来之前,CEO给我的死命令!
桑德拉拼命摇了摇头,
这不可能!我从未得到任何信息说我们做的不好,事实上,我们为你们这个品牌做了很多!
比尔也摇头,
可我得到的信息可不是这样。
桑德拉很气愤,
你听谁说的?就算有什么问题,你也不应该到这个时候才来怪我?你为什么不能早点跟我说?
比尔显然更生气,反驳道,
我怎么会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?
桑德拉大叫,
你就不能私下先给我打个电话?非要在这个场合才跟我提?简直荒唐!
比尔出离愤怒了,大拍桌子,
荒唐?两年前,我为了帮你签了这个合同,费了多大劲去说服汉堡兄弟的CEO,如果不是我,这个合同根本签不了!你也没有任何可能现在还来跟我讨价还价!你说咱们俩谁荒唐?
这是一个全新的系列,叫做“糟糕的情绪”,它的思维方式来自哈佛大学的“超理性谈判系统”。
“超理性谈判系统”,专门研究谈判中的情绪;
至此,我们已经介绍了“超理性谈判系统”中的五把情绪武器,它们来自情绪产生的五个源头,分别是,
“欣赏和理解”,对应“ 赏识的力量 ”系列;
“附属和关联”,对应“ 关联的力量 ”系列;
“自由和自主”,对应“ 独立决策的渴望 ”系列;
“身份和地位”,对应“ 地位的较量 ”系列;
“角色和意义”,对应“ 角色变化的智慧 ”系列;
如果你发现在自己或者对方在某个沟通中,突然出现了情绪问题,你一定能在上面的五个武器中找到答案。
准确地说,在谈判中阻碍我们的是“负面情绪”,也就是那些糟糕的情绪;
哪些情绪是糟糕的?
愤怒;
恐惧;
沮丧;
等。
而这里面,愤怒,是最典型的一种糟糕的负面情绪,它随处可见。
“愤怒”会让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;
当谈判中的人开始愤怒,他们会放弃沟通,听不进去对方的话,沉默不语,甚至摔门而去;
但这还不是它的最大危害,当你因为对方的某句话、某个行为而开始生气,对方的话或行为会开始在你脑海中不断萦绕、挥之不去;
这让你接下来根本无法冷静、理性地思考,更不用说去完成一个精妙的谈判协议。
正如文首中,比尔和桑德拉的愤怒情绪,已经阻断了两个人继续协商的可能;
他们因为什么而愤怒?
因为“对错之争”。
比尔认为,对方没能按照协议履约,居然还不承认这是事实。
桑德拉认为,对方毫无根据的指责,自己球队已经做得足够好。
谁是对的?谁是错的?
他们各执一词,不相上下。
一方越是觉得自己正确,另一方就越是觉得对方错得离谱;
而一方越是指出对方的错误,另一方越是觉得对方简直无比荒唐。
在这个情境下,“愤怒”这个负面情绪带来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:
一,在“愤怒”情绪下的人,视野会变得狭窄;
这就好比“管中窥豹”,比尔将不再有可能去理解,站在桑德拉的角度,是不是有可能她们已经做得足够好?
而桑德拉也将不再有可能去理解,站在比尔的角度,是不是有可能某一场比赛真得没有做到承诺?
二,“愤怒”会相互喂食;
一方所表现出的“愤怒”情绪,会传染给对方,而让对方得到相同的情绪;
更糟的是,同样的情绪还会继续传染回来,加深原有的“愤怒”程度。
“对错之争”所带来的的“愤怒”,至少来源于五种情绪武器中的“地位”和“角色”;
当我们的观点得不到支持,我们的“正确”地位遭到了贬低,失去了认同;
我的“没有过错”的“角色”遭到了质疑,失去了意义。
小柯和小于是我孩子的干爸干妈;
昨天他们夫妇两个和我们一家子聚餐叙旧,相谈甚欢。
席间,小于饶有兴致的和我讨论了一个话题,
我认为孩子日常的课程还不够,所以我要送她们去课外辅导班学习,可是小柯他不赞同,我想想问问,你的“谈判思维”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?
我了解她的意思,小柯和我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类似的观点,我们觉得孩子不一定非要在课外的补习班去接受类似的应试教育;
而小于则认为,必要的课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。
我很有兴趣,尝试用“原则性谈判”和“元博弈”的思维方式来引导,看有没有可能让他们达成某种一致;
可是,随着讨论的深入,我发现孩子她干妈,小于,非常执着于一件事的对错,也就是她认为,
给孩子额外补课是绝对正确的事情,不同意补课就是绝对错误的事情。
我突然反问小于,
你究竟打算让小柯同意给孩子去补课,还是打算说服小柯同意你的观点?
小于一愣,马上兴奋地回答:
我既要他答应,又要他改变观点!
我似乎明白了什么,感叹道,
你是要在身体和精神上同时征服他啊!
小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,点着头,
对对对!就是这个意思!
我和小柯相视会心一笑。
这又是一个典型的“对错之争”;
谁对谁错真的那么重要吗?
至少我们可以说,更重要的,难道不是让孩子可以按照你的意愿去补课吗?
显然,“对错之争”非常善于引起争辩双方的情绪,即使小于和小柯的情绪并没有达到“愤怒”,但她的情绪温度已经足够让她的视野受到限制。
事实上,我甚至认为,坚持要用说服对方来达成目的的做法,似乎是对自己所坚持的观点不够自信,是希望通过能够说服对方来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立场,增强自己的信心。
婚姻之中,去扭转你的伴侣的所有观点,直至和你完全一致,难道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吗?
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同,才让我们走到了一起,能不能相濡以沫,不在于屈服,而在于包容。
这个系列还会继续谈及我们身边的那些“糟糕的情绪”。
托马斯-杰斐逊曾说过,
如果你感到生气,从一数到十;如果你特别生气,那就数到一百。
马克-吐温也曾说过,
如果你感到生气,从一数到十;如果你特别生气,那就说句脏话!
-
-
-
这里是“谈判思维”!
“糟糕的情绪 第一篇” 待续
--- 桔梗 (839239@qq.com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